康太太网上药店 > 用药指导 > 心脑血管 > 高血压

高血压用药指导

  • 沙坦胶囊(代文)是一种口服的、有效的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它选择性地作用于AT1受体亚型,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查看全文]
  • 缬沙坦胶囊为血管紧张素II(AngII)受体AT1的拮抗剂,通过选择性地阻断AngII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查看全文]
  • 缬沙坦胶囊主要成份是缬沙坦,其化学名称为:(S)-N-戊酰基-N-{[2’-(1H-四氮唑-5-基)[1,1’-联二苯]-4-基]甲基}-缬氨酸,为血管紧张素II(AngII)受体AT1的拮抗剂,通过选择性地阻断AngII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与降压申贴、李氏药贴、复方罗布麻片等中药合用可加强降血压稳定血压的效果。...[查看全文]
  • 缬沙坦胶囊(代文)为血管紧张素II(AngII)受体AT1的拮抗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的拮抗剂可以通过选择性地作用于AT1受体亚型,阻断AngII与AT1受体的结合,其特异性拮抗AT1受体的作用大于AT2受体约20,000倍,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用于各类轻至中度高血压。与降压申贴、李氏药贴、复方罗布麻片等中药合用可加强降血压稳定血压的效果。...[查看全文]
  • 只要按照说明书的注意事项去服用,安全服用,不过量不与其他药物冲撞,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更不会造成死亡。...[查看全文]
  • 缬沙坦胶囊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临床应用中曾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头晕、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咳嗽、腹泻、疲劳、鼻炎、背痛、恶心、咽炎及关节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剂量和治疗时间长短无关,与性别、年龄或种族无关,尚未知此反应是否与缬沙坦胶囊治疗有因果关系。...[查看全文]
  •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血压越高,心脑肾损害越严重。血管紧张素II是一种强的缩血管物质,可发挥直接的升压效应,还可促进钠的重吸收,刺激醛固酮分泌。ACE将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并降解缓激肽。血管紧张素II在正常情况下对维持血压有良好的作用。但是在病理情况下,产生过多时会引起血压升高,从而导致心脑肾的损害。...[查看全文]
  • 在目前的医药市场上,药品可谓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市民用药的途径也随之增多。虽然淘宝商城上并没有出售缬沙坦胶囊,但,由于造假现象尚未杜绝,特别是对有儿童的家庭来讲,学会对真假药的鉴别很重要。药品的真伪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识别。...[查看全文]
  • 缬沙坦胶囊为硬胶囊,内容物为白色粉末。化学名为(S)-N-戊酰基-N-{[2’-(1H-四氮唑-5-基)[1,1’-联二苯]-4-基]甲基}-缬氨除有效成分外,缬沙坦胶囊还含有下列辅料: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烯聚吡咯烷酮,硬脂酸镁。并未含有有害成分。...[查看全文]
  • 而缬沙坦胶囊的推荐剂量为80mg,每日一次,与性别、年龄及种族无关。2周内出现抗高血压作用,4周后作用达最大。未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日剂量可增至160mg或加用利尿剂。缬沙坦胶囊可与其他抗高血压制剂合用。对轻到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或非胆管性及非胆汁瘀积型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尚无用于儿童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高血压患者服用本药,在血压下降同时不影响心率。突然停用本药时,不会出现血压反跳和其它临床不良反应。多剂量服用本药对总胆固醇、空腹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尿酸无明显影响。...[查看全文]
相关药品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