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太太网上药店 > 用药指导 > 心脑血管 > 高血压

高血压用药指导

  • 化学名为(S)-N-戊酰基-N-{[2’-(1H-四氮唑-5-基)[1,1’-联二苯]-4-基]甲基}-缬氨。为硬胶囊,内容物为白色粉末。缬沙坦胶囊为血管紧张素II(AngII)受体AT1的拮抗剂,通过选择性地阻断AngII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查看全文]
  • 缬沙坦胶囊是一种口服有效的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它选择性地作用于AT1受体亚型,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其不作用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肾素和其他受体,不抑制与血压和钠平衡有关的离子通道。...[查看全文]
  • 血压为何难以控制?目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已有六大类几十种,如果合理选药,大多数病人的血压能控制在理想或正常范围内。而少数高血压病人即使服用包括利尿剂在内的三种或以上抗高血压药物,且每种药物都用到了足量和足够的时间,其血压仍然在140/90mmHg或以上者,称为顽固性高血压,即俗称血压难以控制。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一系列心血管疾病。但随着血压受到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率会大大降低甚至可以避免发生。...[查看全文]
  • 药物治疗是治疗高血压最基本的方法,目前用于降压的药物主要有:利尿降压剂、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扩张剂。缬沙坦胶囊是一种口服有效的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它选择性地作用于AT1受体亚型,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其特异性拮抗AT1受体的作用大于AT2受体约20,000倍),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查看全文]
  • 缬沙坦胶囊为血管紧张素II(AngII)受体AT1的拮抗剂,通过选择性地阻断AngII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临床试验未发现本药与下列药物间有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西米替丁、华法林、呋塞米、地高辛、阿替洛尔、吲哚美辛、氢氯噻嗪、氨氯地平、格列本脲。本药与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的代谢诱导剂或抑制剂一般无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体外试验表明本药与其他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如双氯芬酸、呋塞米及华法林无血浆蛋白结合方面的相互作用。...[查看全文]
  • 临床试验未发现缬沙坦胶囊与下列药物间有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西米替丁、华法林、呋塞米、地高辛、阿替洛尔、吲哚美辛、氢氯噻嗪、氨氯地平、格列本脲。本药与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的代谢诱导剂或抑制剂一般无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体外试验表明本药与其他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如双氯芬酸、呋塞米及华法林无血浆蛋白结合方面的相互作用。与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钾制剂或含钾的盐代用品合用时,可使血钾升高。若必须同用,应注意监测。...[查看全文]
  • 高血压患者可以进行低盐低脂饮食,芹菜叶、香蕉、玉米须、决明子、菠菜等等都有降压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可以经常食用,以下推荐几种:...[查看全文]
  • 缬沙坦口服后可迅速吸收,但其吸收量差异很大。本药的平均绝对生物利用度为23%,缬沙坦的消除表现为多级指数衰减动力学(T?α<1小时,T?β约9小时)。在剂量范围测试缬沙坦呈线性药代学。一般按照疗程来服药,见效快。...[查看全文]
  • 缬沙坦适用于各类轻至中度高血压,尤其适用于对ACE抑制剂不耐受的患者。主要成份是缬沙坦,其化学名称为:(S)-N-戊酰基-N-{[2’-(1H-四氮唑-5-基)[1,1’-联二苯]-4-基]甲基}-缬氨酸,分子式:C24H29N5O3,分子量:435.5。...[查看全文]
  • 缬沙坦胶囊成分是怎么样的?缬沙坦胶囊为硬胶囊,内容物为白色粉末。化学名为(S)-N-戊酰基-N-{[2’-(1H-四氮唑-5-基)[1,1’-联二苯]-4-基]甲基}-缬氨除有效成分外,本药还含有下列辅料: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烯聚吡咯烷酮,硬脂酸镁。...[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