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康大药房 > 用药指导 > 综合

综合用药指导

  • 盐酸厄洛替尼片在临床研究中没有观察到潜在致癌性的证据。在基因毒性研究中,厄盐酸厄洛替尼片既无遗传毒性,也无致畸变作用。盐酸厄洛替尼片已经开始在大鼠和小鼠中开展长期致癌性研究,6个月的慢性毒性研究中尚未观察到癌前增生性病变。...[查看全文]
  • 盐酸厄洛替尼片在临床研究中没有观察到潜在致癌性的证据。在基因毒性研究中,厄盐酸厄洛替尼片既无遗传毒性,也无致畸变作用。盐酸厄洛替尼片已经开始在大鼠和小鼠中开展长期致癌性研究,6个月的慢性毒性研究中尚未观察到癌前增生性病变。...[查看全文]
  • 盐酸厄洛替尼片单药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一个化疗方案失败后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两项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的Ⅲ期试验中,盐酸厄洛替尼片的结果显示厄洛替尼联合含铂化疗方案(卡铂+紫杉醇;或者吉西他滨+顺铂)作为局部晚期或转移的NSCLC患者一线治疗,相对单用含铂化疗未增加临床获益,因此不推荐用于上述情况的一线治疗。...[查看全文]
  • 盐酸厄洛替尼片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I(也称为HER1)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盐酸厄洛替尼片可有效抑制细胞内的EGFR磷酸化,盐酸厄洛替尼片通常表达于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表面。盐酸厄洛替尼片在非临床试验模型中,EFGF磷酸化的抑制可引起细胞生长停滞和/或细胞死亡。...[查看全文]
  • 盐酸厄洛替尼片的临床研究抗肿瘤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明确。盐酸厄洛替尼片能抑制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相关的细胞内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盐酸厄洛替尼片对其它酪氨酸激酶受体是否有特异性抑制作用尚未明确。EGFR表达于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表面。盐酸厄洛替尼片用于EGFR突变人群一线治疗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建议经治医生根据本品和同类药物研究进展以及患者自身状况综合考虑适宜的治疗选择。...[查看全文]
  • 盐酸厄洛替尼片单药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一个化疗方案失败后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盐酸厄洛替尼片的两项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的Ⅲ期试验中,盐酸厄洛替尼片的结果显示厄洛替尼联合含铂化疗方案(卡铂+紫杉醇;或者吉西他滨+顺铂)作为局部晚期或转移的NSCLC患者一线治疗,相对单用含铂化疗未增加临床获益,因此不推荐用于上述情况的一线治疗。...[查看全文]
  • 盐酸厄洛替尼片口服150mg剂量时厄洛替尼的生物利用度大约为60%,盐酸厄洛替尼片用药后4小时达到血浆峰浓度。盐酸厄洛替尼片的食物可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达到几乎100%。盐酸厄洛替尼片吸收后大约93%厄洛替尼与白蛋白和α1酸性蛋白(AAG)结合。盐酸厄洛替尼片的表观分布容积为232升。...[查看全文]
  • 利可君片的主要成份为利可君。化学名:2-(α-苯基-α-乙氧羰基-甲基)噻唑烷-4-羧酸分子式:C14H17O4NS分子量:295.36。...[查看全文]
  • 利可君片的有效期是:36个月,利可君片是促进白血球增生的良药,有优越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利可君片应用在原发或继发性的白血球减少(前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后者如放疗化疗之后)均有效,所有病例用药一周后均有白血球上升,两周后白血球可上升到正常水平。所以甲亢患者服用利可君是为了对抗治疗甲亢药物引起的低白细胞、低血小板。...[查看全文]
  • 利可君片的药理毒理是:本品为半胱氨酸衍生物,服用后在十二指肠碱性条件下与蛋白结合形成可溶的物质迅速被肠所吸收,增强骨髓造血系统的功能。...[查看全文]
相关药品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