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太太网上药店 > 用药指导 > 综合 > 增强免疫力
增强免疫力
解释:增强免疫力是指通过一定手段来使自身免疫力加强。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 现代免疫学认为,提高免疫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人体内执行这一功能的是免疫系统,有多种方法 可以增强免疫力,例如:饮食调理,多食用有益食品,特别是小孩,需多注意免疫力的增强。

本栏目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增强免疫力类疾病的相关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症等相关文章,为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具体的用药注意事项建议在专业药师或医生指导下使用。

增强免疫力用药指导

  • 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是一种免疫调节剂,是从新鲜猪脾脏中提取的多肽及核苷酸类物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性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免疫功能会受到营养的影响,当出现营养不良气血不足时,容易发生免疫功能减退的现象。恶性肿瘤病人放疗、化疗及术后提高生活质量也有作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能够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感冒、发烧等疾病的感染发生率。...[查看全文]
  • 在12例健康志愿者中静脉注射和口服的MPA的平均(±标准差)表观分布容积分别为3.6(±1.5)和4.0(±1.2)L/kg。在与临床相应的浓度,97%的MPA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在稳定期肾移植患者中MPAG正常浓度下,82%的MPAG与血浆白蛋白结合;但MPAG的浓度升高时(见于肾功能异常和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的患者),因为MPAG和MPA竞争与白蛋白结合,MPA与白蛋白的结合下降。血和血浆的放射性浓度的平均比值约为0.6提示了MPA和MPAG没有广泛分布到血液的细胞成分。...[查看全文]
  • 口服或静脉给药后吗替麦考酚酯完全代谢为活性产物MPA。口服给药后在全身吸收前就代谢为MPA。MPA主要通过葡萄糖醛酸转化酶形成酚化葡萄糖醛麦考酚酸(MPAG),后者不是药理学上的活性成份。在体内,MPAG通过肝肠循环被转化成MPA。在健康志愿者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后尿中也可检测到下列2-羟基乙基吗啉成分:N-(2-羧基乙基)-吗啉、N-(2-羟基乙基)-吗啉和N端氧化的N-(2-羟基乙基)-吗啉。...[查看全文]
  • 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的不良反应:与免疫抑制剂使用有关的不良反应特征经常难以建立,一方面是因为基础疾病的存在,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它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查看全文]
  • 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的用法用量:1.肾脏移植:成人:对肾移植患者,推荐口服剂量为1g,bid(日剂量为2g)。虽然在临床试验中用过每次1.5g,bid(日剂量3g),且是安全和有效的,但在肾脏移植中并没有效果上的优势。每天接受2g吗替麦考酚酯的患者在总的安全性上比接受3g的患者要好。...[查看全文]
  • 口服或静脉给药后,吗替麦考酚酯迅速并完全代谢为活性代谢产物MPA。药物口服吸收迅速和基本完全吸收。MPA代谢为酚化葡萄糖醛麦考酚酸(MPAG)的形式,后者无药理活性。原药吗替麦考酚酯在静脉注射的过程中在身体中可以检测到,注射停止或口服后很短时间(大约5分钟)吗替麦考酚酯的浓度低于可定量的下限(0.4μg/ml)。...[查看全文]
  • 【药品名称】...[查看全文]
  • 在12例健康志愿者中口服吗替麦考酚酯的平均绝对生物利用度相当于静注的94%(根据MPA的AUC)。在肾移植患者中多次给药至每天3g时,MPA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表现为与剂量成比例的增高。...[查看全文]
  • 在使用骁悉治疗的患者中报告的与JC病毒相关的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病例中有患者死亡,报告的病例一般具有PML的危险因素,包括免疫抑制剂疗法和免疫功能缺损。对于免疫抑制患者,医生应考虑对报告有神经症状的患者采取PML鉴别诊断,还应该考虑将神经病学家的会诊意见作为临床指征。...[查看全文]
  • 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的注意事项:1.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包括联合用药,接受吗替麦考酚酯作为部分免疫抑制治疗,发生淋巴瘤及其它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增加,尤其是皮肤。危险性与免疫抑制的强度和疗程有关,而与特定的免疫抑制剂无关。...[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