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太太网上药店 > 用药指导 > 心脑血管
心脑血管
解释: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本栏目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心脑血管类疾病的相关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症等相关文章,为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具体的用药注意事项建议在专业药师或医生指导下使用。

心脑血管用药指导

  • 瑞素坦雷米普利口服给药后能被迅速地从胃肠道吸收,在1小时之内即可达到血浆峰浓度。其活性代谢产物-雷米普利拉的峰值血浆浓度出现在用药后的2-4小时之内。每个人的病情不一样,所以所选要服用的时间也不同,固瑞素坦(雷米普利片)需服用多长时间不可以统一而论。...[查看全文]
  • 在治疗开始时,下列患者也应特别仔细地监测:老年患者(年龄超过65岁);血压大幅度下降存在危险的患者(如冠状血管或供应脑的血管狭窄的患者)。...[查看全文]
  • 雷米普利是一个前体药物,经胃肠道吸收后在肝脏水解生成雷米普利拉-具有活性的、强效和长效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查看全文]
  • 瑞素坦(雷米普利片)主治原发性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2-9天)后出现的轻到中度心力衰竭(NYHAII和III)、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肌酐清除率<70ml/min/1.73m2,尿蛋白>1g/天),尤其是伴有动脉高血压的患者、在心血管危险增加的患者,如明显冠心病病史、糖尿病同时有至少一个额外危险因素、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或者脑卒中,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或者心血管死亡的可能性。雷米普利片的成分——雷米普利和雷米普利拉均有活性,通过作用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竞争性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止血管紧张素工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使血管紧张素Ⅱ所介导的血管收缩作用明显减弱。...[查看全文]
  • 瑞素坦(雷米普利片)口服给药后能被迅速地从胃肠道吸收,在1小时之内即可达到血浆峰浓度。其活性代谢产物-雷米普利拉的峰值血浆浓度出现在用药后的2-4小时之内。...[查看全文]
  • 雷米普利口服给药后能被迅速地从胃肠道吸收,在1小时之内即可达到血浆峰浓度。其活性代谢产物—雷米普利拉的峰值血浆浓度出现在用药后的2-4小时以内。雷米普利拉的血浆峰浓度以多相方式下降。如雷米普利5-10mg每日1次给药,经数日后雷米普利拉的有效半衰期是13-17小时;以较低的剂量(雷米普利1.25-2.5mg)给药时,有效半衰期明显延长。这种差异与极低血浆浓度时观察到的雷米普利拉的浓度时间曲线的长终末相有关。这一终末相不依赖于药物剂量,提示同雷米普利拉结合的酶的作用是可饱和的。...[查看全文]
  • 下列情况预期可能出现较高的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已经服用利尿剂的患者;盐和/或液体丢失的患者;严重高血压患者;心衰患者,尤其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流入道、流出道梗阻患者(如主动脉缩窄或者二尖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血液动力学相关的肾动脉狭窄患者(可能有必要停用利尿剂治疗)。...[查看全文]
  • 瑞素坦(雷米普利片)功能主治:...[查看全文]
  • 雷米普利片主要成份为雷米普利,其化学名称为:N-[1(S)-羰乙氧基-3-苯基-丙基]-(S)-丙氨酰基-顺桥-2-氮杂二环[3,3,0]辛烷-3(S)-羧酸,分子式是C23H32N2O5,分子量为416.5,瑞泰5为粉色中间带有刻痕的异形片。...[查看全文]
  • 当瑞素坦(雷米普利片)和/或利尿剂的用量增加时,可能会出现血压过度降低(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伴有头晕、头重脚轻(一些患者注意力丧失)、出汗、虚弱、视觉障碍等症状,罕见意识丧失(晕厥)等症状。...[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