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太太网上药店 > 用药指导 > 心脑血管
心脑血管
解释: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本栏目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心脑血管类疾病的相关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症等相关文章,为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具体的用药注意事项建议在专业药师或医生指导下使用。

心脑血管用药指导

  • 藻酸双酯钠片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的粘弹性;抗血栓、降血粘度、微动静脉解痉、红细胞及血小板解聚等前列腺环素(PGI2)样;对外周血管有明显的扩张,能有效的改善微循环,抑制动静脉内血栓的形成,不仅具有治疗作用,同时有可靠的预防作用。...[查看全文]
  • 研究表明该药明显降低血脂,尤其降低甘油三酯显著,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查看全文]
  • 本品为酸性多糖类药物,是以藻酸为基础原料,用化学方法引入有效基团合成而得。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的粘弹性的作用。还能抗血栓、降血粘度、微动静脉解痉、红细胞及血小板解聚等前列腺环素(PGI2)样。对外周血管有明显的扩张作用,能有效的改善微循环。所以患者在服用前应注意:...[查看全文]
  • 藻酸双酯钠片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的粘弹性;抗血栓、降血粘度、微动静脉解痉、红细胞及血小板解聚等前列腺环素(PGI2)样;对外周血管有明显的扩张,能有效的改善微循环,抑制动静脉内血栓的形成,不仅具有治疗作用,同时有可靠的预防作用。...[查看全文]
  • 临床试验探讨阿司匹林、藻酸双酯钠片合用在预防脑梗死再发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近期确诊为新发性脑梗死患者468例,依据初诊日期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230例,男146例、女84例,年龄42~75岁、平均62.7岁,合并高血压154例、糖尿病93例、冠心病106例、高脂血症76例、下肢动脉硬化47例;对照组238例,男151例、女87例,年龄43~75岁、平均63.4岁,合并高血压163例、糖尿病94例、冠心病110例、高脂血症83例、下肢动脉硬化45例。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脑梗死患者人选标准:男性年龄4O~75岁,女性年龄45~75岁,半年内有脑梗死病史,病情稳定、意识清晰,无痴呆及情感认知障碍,无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正常,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平时未接受抗凝治疗,无活动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无近期威胁生命的其他疾病。对照组予常规二级预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藻酸双酯钠,观察2a,比较两组再次脑梗死的发生率。...[查看全文]
  •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其病理生理为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血栓形成,造成血管不完全闭塞,目前主张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抗凝治疗。藻酸双酯钠(PPS)为类肝素样药物,其有阴离子聚电解质的线性结构。那藻酸双酯钠能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吗?...[查看全文]
  •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肪变硬,常伴有水肿和低体温,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多见重症感染、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质量儿。严重者可继发出血、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某院采用藻酸双酯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取得满意效果。...[查看全文]
  • 阿司匹林肠溶片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关节炎,抗血栓。而藻酸双酯钠片主要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血栓、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蛋白血症、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的防治。...[查看全文]
  • 应用藻酸双酯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旨在观察其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研究藻酸双酯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是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4l~78(64.8±10.3)岁;发病时间6~24(13.2±2.4)h。对照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42~77(62.9±9.5)岁;发病时间6~23(13.8±3.2)h。2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查看全文]
  • 藻酸双酯钠片是类肝素药。具有降低血液粘度、抗凝血、降血酯、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是可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和高脂血症的防治的处方药。...[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