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太太网上药店 > 用药指导 > 五官科
五官科
解释:所谓的“五官”,指的就是“耳、眉、眼、鼻、口”这五种人体器官。常见的五官科疾病主要有:耳部疾病:中耳炎、耳鸣、外耳炎、耳聋、鼓膜穿孔、鼓膜修补、听力障碍;鼻部疾病: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过敏鼻炎、鼻部整形;咽喉疾病:喉炎、咽喉炎、急性咽喉炎、慢性咽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鼾症(打呼噜)声带息肉、声带息肉、急性咽炎以上为五官科疾病分类中比较常见的病症。

本栏目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五官科类疾病的相关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症等相关文章,为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具体的用药注意事项建议在专业药师或医生指导下使用。

五官科用药指导

  • 龙胆泻肝丸为丸剂,100粒重6克。一次3~6克,一日2次,口服。孕妇慎用,忌辛辣食物,有胃寒者慎用,注意寒凉过度损伤脾胃,脾胃虚弱者不宜久服。药理作用:方中药物分别含有龙胆苦甙、龙胆碱、黄芩素、黄芩甙、栀子素、泽泻醇等主要成分。研究证明药理作用广泛,无明显毒副作用。本方具有抗菌、抗炎、增强免疫功能、抗过敏等作用。...[查看全文]
  • 龙胆泻肝丸是由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等中药组成。龙胆泻肝丸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等作用,可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等症的治疗,是一个价格低廉、使用广泛、疗效显著的中药。...[查看全文]
  • 龙胆泻肝丸功效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查看全文]
  • 龙胆泻肝丸方出自金元《兰室秘藏》,有清肝利胆、利湿热作用,临床应用治疗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等症有较好疗效。龙胆泻肝丸的服用期间应注意避免吃辛辣刺激等食物,需忌烟酒,也不能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若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可以减量吃。尽管该药为非处方药,但注意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查看全文]
  • 龙胆泻肝丸除用于高血压、急性眼结膜炎、急性中耳炎、急性胆囊炎、急性盆腔炎、尿路感染、外生殖器感染等症的治疗以外,现在也常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及其他一些慢性病的治疗。其临床疗效确切,深受国人青睐,已使用了几百年。...[查看全文]
  • 龙胆泻肝丸主要由龙胆120g、柴胡120g、黄芩60g、栀子(炒)60g、泽泻120g、木通60g、车前子(盐炒)60g、当归(酒炒)60g、地黄120g、炙甘草60g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龙胆泻肝丸。龙胆泻肝丸方中药物分别含有龙胆苦甙、龙胆碱、黄芩素、黄芩甙、栀子素、泽泻醇等主要成分。研究证明药理作用广泛,无明显毒副作用。...[查看全文]
  • 从用药安全方面考虑,素有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脏病、肝病、肾病等严重慢性病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龙胆泻肝丸。另外,患者应严格按照其用法用量服用。那么,龙胆泻肝丸和杞菊地黄丸能一起吃吗?...[查看全文]
  • 龙胆泻肝丸的处方是:龙胆120g柴胡120g黄芩60g栀子(炒)60g泽泻120g木通60g车前子(盐炒)60g当归(酒炒)60g地黄120g炙甘草60g,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龙胆泻肝丸功效: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服用反方法: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6-9克。...[查看全文]
  • 龙胆泻肝丸作为一种老字号中药,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作用,由于它的“清火”功能显著,临床疗效确切,深受国人青睐,已使用了几百年。该药除用于治疗高血压、急性炎症、尿路感染等外,也常用于慢性肝炎的治疗。但最新的研究发现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肾功能衰竭,导致这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因为龙胆泻肝丸中的关木通的成分中含有马兜铃酸,而长期小剂量服用含马兜铃酸药物,可以导致肾衰。...[查看全文]
  • 龙胆泻肝丸是由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等中药组成。是一个价格低廉、使用广泛、疗效显著的中药。...[查看全文]
相关药品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