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太太网上药店 > 用药指导 > 五官科
五官科
解释:所谓的“五官”,指的就是“耳、眉、眼、鼻、口”这五种人体器官。常见的五官科疾病主要有:耳部疾病:中耳炎、耳鸣、外耳炎、耳聋、鼓膜穿孔、鼓膜修补、听力障碍;鼻部疾病: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过敏鼻炎、鼻部整形;咽喉疾病:喉炎、咽喉炎、急性咽喉炎、慢性咽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鼾症(打呼噜)声带息肉、声带息肉、急性咽炎以上为五官科疾病分类中比较常见的病症。

本栏目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五官科类疾病的相关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症等相关文章,为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具体的用药注意事项建议在专业药师或医生指导下使用。

五官科用药指导

  • 龙胆泻肝丸含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当归、柴胡、甘草诸药。龙胆泻肝丸泻肝而不伤肝,利湿而不伤阴,其配伍相辅相成,疗效为医家和患者所称道。除用于高血压、急性眼结膜炎、急性中耳炎、急性胆囊炎、急性盆腔炎、尿路感染、外生殖器感染等症的治疗以外,现在也常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及其他一些慢性病的治疗。...[查看全文]
  • 龙胆泻肝丸的所含成分比较多,例如当归、甘草、地黄、车前子、关木通、泽泻、栀子、柴胡、黄芩、龙胆草。功效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查看全文]
  • 龙胆泻肝丸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黄芩,而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诸热者,邪热与遍热也,黄疸、肠僻、泄痢,皆湿热胜之病也,析其本,则诸病自瘳矣。苦寒能除湿热,所以小肠利而水自逐,源清则流洁也。血闭者,实热在血分,即热入血室,令人经闭不通,湿热解,则荣气清而自行也。...[查看全文]
  • 龙胆泻肝丸主要成分为龙胆120g柴胡120g黄芩60g栀子(炒)60g泽泻120g木通60g车前子(盐炒)60g当归(酒炒)60g地黄120g炙甘草60g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查看全文]
  • 龙胆泻肝丸被经常服用的患者称为“对败火的确有效”。它受到患者欢迎的重要原因,是它名列公费医疗药物目录,即使对自费患者来说,价格也不高。国内虽有一些厂家同时生产此药,但在同名药物中,百年老字号同仁堂的产品因其传统悠久,更受青睐。...[查看全文]
  • 龙胆泻肝丸来源于古代名方《医方集解》,本方成份有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黄、当归、柴胡、甘草。但是,在2003年2月24日,新华社记者朱玉的一篇报道《龙胆泻肝丸是清火良药还是致病”根源》引起社会和医药界的轩然大波。...[查看全文]
  • 龙胆泻肝丸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等作用,可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等症的治疗,是一个价格低廉、使用广泛、疗效显著的中药。...[查看全文]
  • 龙胆泻肝丸方中的龙胆草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其抗过敏是通过神经系统激动垂体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实现的;柴胡、生地、当归、泽泻、黄芩均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和抗炎、抗病毒作用;甘草能解百毒,具有类固醇样和抗病毒作用。药物的相互很好的配伍作用,也被西医师认同。...[查看全文]
  • 龙胆泻肝丸由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甘草组成,是治疗肝胆湿热(症见口干、口苦、头晕、目赤)之良方。...[查看全文]
  • 龙胆泻肝丸方中的龙胆草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其抗过敏是通过神经系统激动垂体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实现的。...[查看全文]
相关药品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