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太太网上药店 > 用药指导 > 心脑血管
心脑血管
解释: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本栏目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心脑血管类疾病的相关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症等相关文章,为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具体的用药注意事项建议在专业药师或医生指导下使用。

心脑血管用药指导

  • 心通口服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黄芪,又名黄耆,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植物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那么,心通口服液的不良反应有哪些?怎么预防?...[查看全文]
  • 心通口服液的规格型号是:10ml*6支。心通口服液效果不错,表现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用于胸痹气虚痰瘀交阻症,心痛,心悸,胸闷气短,心烦乏力,脉沉细、弦滑或结代;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而且在网上咨询购买该药一般比实体药店要便宜很多,大家可以到网站上查询。...[查看全文]
  • 心通口服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黄芪,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那么,心通口服液有假的吗?怎么辨别真假呢?...[查看全文]
  • 心通口服液的用法用量是:口服,一次1-2支,一日2-3次。心通口服液的不良反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而按照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规定,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s,简称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该定义排除有意的或意外的过量用药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查看全文]
  • 心通口服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黄芪,又名黄耆,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那么,心通口服液的有效期是多久?什么是有效期?...[查看全文]
  • 心通口服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黄芪,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那么,心通口服液是西药吗?西药和中药的区别是怎么样的?...[查看全文]
  • 心通口服液的包装是:口服液锁口瓶,6支/盒。心通口服液可用于治疗心绞痛。而心绞痛要用药物治疗。而用于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包括调脂药物、抗血小板制剂、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和钙拮抗剂等。能够控制和改善心绞痛发作的药物主要是硝酸酯类(包括硝酸甘油、消心痛等)、β阻滞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和钙拮抗剂(合贝爽)。...[查看全文]
  • 心通口服液的贮藏是:密封,置阴凉处。心通口服液的主要功效是:益气养阴,化痰通络。用于胸痹气虚、痰瘀交阻所致的胸痹,症见心痛、胸闷、气短、呕吐、纳呆;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症状者。...[查看全文]
  • 心通口服液的批准文号是:国药准字Z10920014,心通口服液的用法用量是口服,一次10~20ml,一日2~3次。但是因为心通口服液一般是心绞痛药物,因此一般要经常服用,所以疗程服用很重要!...[查看全文]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的主要成分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分子式:C20H25N2O5Cl?C6H6O3S。分子量:567.05。为白色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适应症/功能主治:(1)高血压病(2)心绞痛。...[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