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太太网上药店 > 用药指导 > 心脑血管
心脑血管
解释: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本栏目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心脑血管类疾病的相关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症等相关文章,为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具体的用药注意事项建议在专业药师或医生指导下使用。

心脑血管用药指导

  • 妊娠期母体各系统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这些生理变化或孕妇的病理变化均可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药物的作用时间、药物在组织内的半衰期。孕妇用药是否妥当也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健康。...[查看全文]
  • 对大多数患者,单剂口服2小时内产生降压效果,4-6小时达作用高峰,降压效果维持至服药后24小时以上,治疗2-4周后达最大降压疗效,并在长期治疗期间保持疗效。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可进一步增强降压效果。...[查看全文]
  • 缬沙坦适用于各类轻至中度高血压,尤其适用于对ACE抑制剂不耐受的患者。本品主要成份是缬沙坦,其化学名称为:(S)-N-戊酰基-N-{[2‘-(1H-四氮唑-5-基)[1,1‘-联二苯]-4-基]甲基}-缬氨酸,分子式:C24H29N5O3,分子量:435.5。对大多数患者,单剂口服2小时内产生降压效果,4-6小时达作用高峰,降压效果维持至服药后24小时以上,治疗2-4周后达最大降压疗效,并在长期治疗期间保持疗效。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可进一步增强降压效果。...[查看全文]
  • “毒胶囊事件”确实带来了一些过度的恐慌,为了应对“毒胶囊”,民间出现了不少安全服用的“技巧”,但也造成了伤害。比如,家住杭州的黄老太因感冒需服用胶囊装的感冒药,但考虑到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毒胶囊”,于是把胶囊一颗颗拧开,直接往下吞药粉,结果导致食道被药粉灼伤。而网友用馒头皮包裹药粉的方式流传最广,但相关专业人士随即指出,“有些定位型的胶囊目的是只在肠中溶解,如果它在胃中溶解则可能导致胃出血。”因此,药监专家孙忠实出于用药安全的目的,提醒公众冷静应对不要恐慌确有必要。...[查看全文]
  • 是的,缬沙坦胶囊主要成份是缬沙坦,另外,缬沙坦胶囊为硬胶囊,内容物为白色粉末。缬沙坦是一种口服有效的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它选择性地作用于AT1受体亚型,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其特异性拮抗AT1受体的作用大于AT2受体约20,000倍),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查看全文]
  • 若要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必须正确使用药物。如果用药不当,则可能达不到它们应有的治疗效果。实际上,药物使用不规范会非常危险,因为有些药物在使用不当时可能反而会变成毒药...[查看全文]
  • 【注意事项】...[查看全文]
  • 【药品名称】...[查看全文]
  • 保健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保健品无论是那种类型,它都有出自保健目的,不能速效的,但长时间服用可使人受益的特征。保健食品标志的颜色为天蓝色图案,图标下半部分有保健食品字样。...[查看全文]
  • 生脉饮(党参方)的主要成份为党参、麦冬、五味子。它为浅棕黄色的液体;气香,味甜、微酸。那么,生脉饮(党参方)有什么副作用呢?...[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