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太太网上药店 > 用药指导 > 心脑血管
心脑血管
解释: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本栏目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心脑血管类疾病的相关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症等相关文章,为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具体的用药注意事项建议在专业药师或医生指导下使用。

心脑血管用药指导

  • 脑络通胶囊的批准文号是:国药准字Z44022026,脑络通胶囊的生产厂家是广东邦民制药厂有限公司。目的评价脑络通胶囊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是采用平行试验,以通心络为对照药物,观察脑络通胶囊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对有步行能力的患者进行步态分析,计算步长、步速。...[查看全文]
  • 替米沙坦片口服后被迅速吸收,绝对生物利用度平均值约为50%。替米沙坦片与食物同时摄入时,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面积减少6%(40mg剂量)到19%(160mg剂量)。替米沙坦片空腹或饮食状态下服用3小时后血浆浓度近似。AUC的轻度降低不会引起疗效降低。...[查看全文]
  • 替米沙坦片在人体给予80mg替米沙坦几乎可完全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血压升高。抑制效应持续24小时,在48小时仍可测到。首剂替米沙坦后3小时内降压效应逐渐明显。替米沙坦片在治疗开始后4周可获得最大降压效果,并可在长期治疗中维持。...[查看全文]
  • 替米沙坦片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99.5%),替米沙坦片主要是白蛋白与α-1酸糖蛋白。平均稳态表观分布容积(Vss)约为500L。替米沙坦片通过母体化合物与葡糖苷酸结合代谢。结合产物无药理学活性。...[查看全文]
  • 替米沙坦片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Ⅰ型)拮抗剂。替米沙坦片代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与ATⅠ受体亚型(已知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位点)高亲和性结合。替米沙坦片在ATⅠ受体位点无任何部位激动剂效应,替米沙坦片选择性与ATⅠ受体结合,该结合作用持久。替米沙坦片对其他受体(包括AT2和其它特征更少的AT受体)无亲和力。...[查看全文]
  • 替米沙坦片不抑制人体血浆肾素,亦不阻断离子通道。替米沙坦片不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该酶亦可降解缓激肽作用增强导致的不良反应。替米沙坦片在人体给予80mg替米沙坦几乎可完全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血压升高。抑制效应持续24小时,在48小时仍可测到。首剂替米沙坦后3小时内降压效应逐渐明显。替米沙坦片在治疗开始后4周可获得最大降压效果,并可在长期治疗中维持。...[查看全文]
  • 替米沙坦片口服(或静注)时几乎完全随粪便排泄,替米沙坦片主要以未改变的化合物形式排出。累积尿液排泄小于剂量的2%。总血浆清除率(CLtot)(约1000ml/min)与肝血流(约1500ml/min)相比较高。...[查看全文]
  • 替米沙坦片在ATⅠ受体位点无任何部位激动剂效应,替米沙坦片选择性与ATⅠ受体结合,该结合作用持久。替米沙坦片对其他受体(包括AT2和其它特征更少的AT受体)无亲和力。...[查看全文]
  • 替米沙坦片口服(或静注)时几乎完全随粪便排泄,替米沙坦片主要以未改变的化合物形式排出。累积尿液排泄小于剂量的2%。总血浆清除率(CLtot)(约1000ml/min)与肝血流(约1500ml/min)相比较高。...[查看全文]
  • 替米沙坦片在人体给予80mg替米沙坦几乎可完全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血压升高。抑制效应持续24小时,在48小时仍可测到。首剂替米沙坦后3小时内降压效应逐渐明显。替米沙坦片在治疗开始后4周可获得最大降压效果,并可在长期治疗中维持。...[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