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太太网上药店 > 用药指导 > 心脑血管
心脑血管
解释: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本栏目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心脑血管类疾病的相关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症等相关文章,为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具体的用药注意事项建议在专业药师或医生指导下使用。

心脑血管用药指导

  • L-门冬氨酸氨氯地平片通常初始剂量为5mg(一片),一日1次,但老年、体弱、肝功能损害患者及联用其它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初始计量可为2.5mg(半片),一日1次。L-门冬氨酸氨氯地平片严重过量用药能导致外周血管过度扩张,继而出现显著而持久的全身性低血压,心动过缓,罕见有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少数病人可发生心脏停搏。前者应静脉给予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后者须给阿托品,异丙肾,氯化钙治疗,如有适应症应安置心脏起搏器。...[查看全文]
  • L-门冬氨酸氨氯地平片的用法用量是通常初始剂量为5mg(一片),一日1次,但老年、体弱、肝功能损害患者及联用其它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初始剂量可为2.5mg(半片),一日1次。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在老年和年轻患者是相似的,老年患者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增加,消除半衰期延长,使清除率有下降趋势。有报道在接受相似剂量的氨氯地平时,老年患者具有与年轻患者相同的良好耐受性。因此,老年患者可用正常剂量,但开始宜用较小剂量,再渐增量为妥。...[查看全文]
  • 复方利血平片的主要成分是利血平,双肼屈嗪,双氢氯噻嗪,异丙嗪,利眠宁,维生素Bl、维生素B6、泛酸钙,氯化钾,三硅酸镁。复方利血平片中的利血平为肾上腺素能神经抑制药,可阻止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内介质的贮存,将囊泡中具有升压作用的介质耗竭。硫酸双肼屈嗪为血管扩张药,可松弛小动脉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氢氯噻嗪则为利尿降压药。三药联合应用有显著的协同作用,促进血压下降,提高了疗效,从而降低了各药的剂量和不良反应,同时,氢氯噻嗪能增加利血平和硫酸双肼屈臻的降压作用;还能降低它们的水钠储留的副作用。...[查看全文]
  • L-门冬氨酸氨氯地平片的用法用量是通常初始剂量为5mg(一片),一日1次,但老年、体弱、肝功能损害患者及联用其它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初始剂量可为2.5mg(半片),一日1次。剂量调整应根据患者个体的临床反应,最大剂量可增至10mg(二片),一日1次。本品与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合用时不需调整剂量。...[查看全文]
  • L-门冬氨酸氨氯地平片可单独或联合其它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高血压。L-门冬氨酸氨氯地平片为钙离子内流阻滞剂(亦即钙通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可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跨膜内流入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尤对血管平滑肌作用更强。本品通过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外周小动脉,而降低外周阻力(后负荷),且能明显扩张冠状动脉。本品在体内有负性肌力作用,但对入体窦房结和房室结无影响。...[查看全文]
  • 对大多数患者,单剂口服2小时内产生降压效果,4-6小时达作用高峰,降压效果维持至服药后24小时以上,治疗2-4周后达最大降压疗效,并在长期治疗期间保持疗效。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可进一步增强降压效果。突然终止缬沙坦治疗,不引起高血压“反跳”或其他副作用。缬沙坦不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和尿酸水平。...[查看全文]
  • 代文投入市场后,曾出现一些罕见的报道,包括: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瘙痒及其他超敏反应如血清病、血管炎等过敏性反应。实验室研究结果罕见情况下,缬沙坦引起血红蛋白和血球压积降低。临床对照试验发现,缬沙坦治疗组血红蛋白和血球压积明显降低(大于20%)的分别占0.8%和0.4%。安慰剂组占0.1%。...[查看全文]
  • 代文(缬沙坦胶囊)的注意事项:...[查看全文]
  • 极少数情况下,严重缺钠和/或血容量不足患者(如:大剂量应用利尿剂),应用代文治疗开始时,可能出现症状性低血压。应该在用药之前,纠正低钠或血容量不足,例如将利尿剂减量。如果发生低血压,应该让患者平卧,必要时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血压稳定后可以继续代文治疗。...[查看全文]
  • 代文(缬沙坦胶囊)的不良反应:2316名患者的安慰剂对照试验,全面比较了代文和安慰剂的副作用。10个安慰剂对照试验报告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服用缬沙坦10-320毫克每日最多为12周。2316名患者中1281人、660人分别服用80毫克、160毫克,所见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剂量及用药时间无关,因此,将各种剂量下发生的不良反应合并统计。...[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