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太太网上药店 > 用药指导 > 心脑血管
心脑血管
解释: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本栏目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心脑血管类疾病的相关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症等相关文章,为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具体的用药注意事项建议在专业药师或医生指导下使用。

心脑血管用药指导

  •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是全球第一个ARB/CCB复方制剂,药物的主要成分为缬沙坦、氨氯地平。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结合了在中国应用最广泛的两种药物-缬沙坦(ARB)和氨氯地平(CCB)的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对于提高中国高血压患者的达标率有很大助益。...[查看全文]
  •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临床没有发现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已对以下药物进行了研究:西米替丁、华法令、呋噻米、地高辛、阿替洛尔、吲哚美辛、氢氯噻嗪、氨氯地平和格列本脲。由于缬沙坦几乎不经过代谢,临床没有发现与诱导或抑制细胞色素P450系统的药物发生相互影响。虽然缬沙坦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但是体外实验没有发现它在这一水平与其他血浆蛋白结合药物(如双氯芬酸、呋塞米、华法令)发生相互作用。没有缬沙坦与锂合用的经验。所以建议在缬沙坦与锂合用时,定期监测血清锂浓度。与保钾利尿剂(如螺内脂、氨苯喋啶、阿米洛利)联合应用时,补钾或使用含钾制剂可导致血钾浓度升高和引起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酐升高。因此,联合用药时需要注意。...[查看全文]
  • 氨氯地平可以与噻嗪类利尿药、α-受体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长效硝酸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抗生素和口服降血糖药物合用。钙通道阻滞剂可干扰茶碱和麦角胺的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代谢。由于目前没有获得氨氯地平与茶碱或麦角胺合用的体内或体外相互作用研究的数据,因此建议在开始合用时,定期监测茶碱或麦角胺的血药浓度。对人血浆进行的体外研究表明,氨氯地平不会影响地高辛、苯妥英、香豆素、华法林和吲哚美辛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查看全文]
  • 氨氯地平每日1次2.5-10mg对于治疗高血压有效,而缬沙坦有效剂量为80-320mg。在每日1次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的临床试验中,使用5-10mg的氨氯地平和80-320mg的缬沙坦,降压疗效随着剂量升高而增加。缬沙坦的不良反应通常与剂量无关;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既有剂量依赖性的(主要是外周水肿)也有剂量非依赖性的,前者比后者常见。用单药治疗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可以改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查看全文]
  • 鉴于血管紧张素II拮抗剂的作用机制,不能排除其对胎儿的危害。已经有报告表明:在妊娠第2个和第3个3个月时,子宫内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作用于RAAS的一种特定类别的药物)会给发育中的胎儿带来损伤,或者导致胎儿死亡。...[查看全文]
  • 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用于单药治疗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的用法用量如下:...[查看全文]
  •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包括缬沙坦和氨氯地平两种降压活性成份,这两种成份在控制血压方面作用机制互补:氨氯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II拮抗剂类药物。...[查看全文]
  • 氨氯地平每日1次2.5-10mg对于治疗高血压有效,而缬沙坦有效剂量为80-320mg。在每日1次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的临床试验中,使用5-10mg的氨氯地平和80-320mg的缬沙坦,降压疗效随着剂量升高而增加。缬沙坦的不良反应通常与剂量无关;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既有剂量依赖性的(主要是外周水肿)也有剂量非依赖性的,前者比后者常见。用单药治疗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可以改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查看全文]
  • 最近小康了解到很多朋友对于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可以治疗高血压吗,该药品有哪些不良反应等比较关心,所以接下来小康就结合这些问题详细给大伙说一说。...[查看全文]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主要成分是苯磺酸氨氯地平,化学名称为:3-乙基-5-甲基-2-(2-氨乙氧甲基)-4-(2-氯苯基)-1,4-二氢-6-甲基-3,5-吡啶二羧酸酯苯磺酸盐。苯磺酸氨氯地平事实上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或慢通道阻滞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主要作用有:...[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