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太太网上药店 > 用药指导 > 心脑血管
心脑血管
解释: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本栏目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心脑血管类疾病的相关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症等相关文章,为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具体的用药注意事项建议在专业药师或医生指导下使用。

心脑血管用药指导

  • 压氏达为钙通道阻滞剂(亦即慢通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阻滞钙离子跨膜进入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氨氯地平抗高血压作用的机制是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缓解心绞痛的确切机制还未完全肯定,但它可以通过扩张外周小动脉和冠状动脉,减少总外周血管阻力,解除冠状动脉痉挛,降低心脏的后负荷,减少心脏能量消耗和对氧的需求,从而缓解心绞痛。...[查看全文]
  • 首先,缬沙坦胶囊为硬胶囊,内容物为白色粉末。缬沙坦胶囊主要成份是缬沙坦,其化学名称为:(S)-N-戊酰基-N-{[2’-(1H-四氮唑-5-基)[1,1’-联二苯]-4-基]甲基}-缬氨酸,分子式:C24H29N5O3,分子量:435.5。...[查看全文]
  • 药物在连续恒速给药(如静脉输注)或分次恒量给药的过程中,血药浓度会逐渐增高,经4~5个半衰期可达稳定而有效的血药浓度,此时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血药浓度相对稳定在一定水平,这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也称坪值。...[查看全文]
  • 首先,缬沙坦胶囊为血管紧张素II(AngII)受体AT1的拮抗剂,通过选择性地阻断AngII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并且,缬沙坦胶囊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没有抑制作用,不影响体内缓激肽水平,因而导致咳嗽的副作用少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查看全文]
  • 其实,缬沙坦胶囊为硬胶囊,内容物为白色粉末。缬沙坦胶囊主要成份是缬沙坦,其化学名称为:(S)-N-戊酰基-N-{[2’-(1H-四氮唑-5-基)[1,1’-联二苯]-4-基]甲基}-缬氨酸,分子式:C24H29N5O3,分子量:435.5。并且,缬沙坦胶囊适用于各类轻至中度高血压,尤其适用于对ACE抑制剂不耐受的患者。...[查看全文]
  • 缬沙坦胶囊为硬胶囊,内容物为白色粉末。缬沙坦胶囊的主要成分是缬沙坦,缬沙坦适用于各类轻至中度高血压,尤其适用于对ACE抑制剂不耐受的患者。...[查看全文]
  • 缬沙坦是一种口服有效的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它选择性地作用于AT受体亚型,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其特异性拮抗AT1受体的作用大于AT2受体约20,000倍),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这是缬沙坦胶囊的药物作用原理。...[查看全文]
  • 首先,缬沙坦胶囊为硬胶囊,内容物为白色粉末。另外,缬沙坦胶囊主要成份是缬沙坦,缬沙坦是一种口服有效的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它选择性地作用于受体亚型,阻断Ⅱ与受体的结合(其特异性拮抗受体的作用大于受体约倍),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查看全文]
  • 缬沙坦胶囊为血管紧张素II(AngII)受体AT1的拮抗剂,通过选择性地阻断AngII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与降压申贴、李氏药贴、复方罗布麻片等中药合用可加强降血压稳定血压的效果。常用规格为mg×粒。...[查看全文]
  • 然而,缬沙坦降低升高的血压,同时不影响心律。突然终止缬沙坦治疗;不引起高血压“反跳”或其他副作用;缬沙坦不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和尿酸水平。...[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