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康大药房 > 用药指导 > 心脑血管
心脑血管
解释: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本栏目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心脑血管类疾病的相关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症等相关文章,为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具体的用药注意事项建议在专业药师或医生指导下使用。

心脑血管用药指导

  • 厄贝沙坦片(安博维)的主要成份为厄贝沙坦,分子式:C25H28N6O,分子量:428.5。那么,厄贝沙坦片(安博维)是进口药吗?...[查看全文]
  • 厄贝沙坦片(安博维)的生产企业为SanofiWinthropIndustrie(法国)(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分装),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J20130049。口服给药后,厄贝沙坦吸收良好;其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0%~80%,进食不会明显影响其生物利用度。血浆达峰时间为1~1.5小时,消除半衰期为11~15小时。三天内达稳态。...[查看全文]
  • 厄贝沙坦片(安博维)为口服药,建议的初始剂量和维持剂量为每日150mg,饮食对服药无影响。那么,过量服用厄贝沙坦片(安博维)会怎么样?该怎么办?...[查看全文]
  • 依帕司他片,适应症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依帕司他片主要成份为依帕司他。化学名称为5-[(1Z,2E)-2-甲基-3-苯基-2-丙烯亚基]-4-氧代-2-硫代-噻唑烷乙酸。临床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常累及的有股神经、坐骨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等。早期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但电生理检查往往呈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均有累及。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查看全文]
  •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人们对激素药及依帕司他片的认识还不够,激素类药物就是以人体或动物激素(包括与激素结构、作用原理相同的有机物)为有效成分的药物。狭义定义:通常,在医生口中的“激素类药物”一般情况下在没有特别指定时,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简称。其他类激素类药物,则常用其分类名称,如“雄性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等。激素(如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等)是一类应用广泛、治疗效果显著的药物。...[查看全文]
  • 依帕司他片的主要成分是依帕司他,依帕司他为醛糖还原酶抑制药,以可逆地抑制与糖尿病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相关的多元醇代谢中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的醛糖还原酶而发挥作用,已知山梨醇能影响神经细胞功能,它在神经元内蓄积会引起糖尿病性支配感觉运动的外周神经病症状。临床研究表明,依帕司他能抑制糖尿病性外周神经病变患者红细胞中山梨醇的积累,与对照组比较能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和神经功能障碍。...[查看全文]
  • 依帕司他片主要成分为依帕司,可用于预防、改善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的末梢神经障碍(麻木感、疼痛),为醛糖还原酶抑制药,以可逆地抑制与糖尿病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相关的多元醇代谢中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的醛糖还原酶而发挥作用,已知山梨醇能影响神经细胞功能,它在神经元内蓄积会引起糖尿病性支配感觉运动的外周神经病症状。振动感觉异常及心搏异常(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值高)。...[查看全文]
  • 遗传毒性:依帕司他Ames试验、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查看全文]
  • 神经是由聚集成束的神经纤维所构成,而神经纤维本身构造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外被神经胶质细胞所形成的髓鞘包覆;其中许多神经纤维聚集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成的膜,就成为一条神经。神经系统主要由三大系统组成,即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各系统之间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中心,分工协同,共同实现心理功能。...[查看全文]
  • 依帕司他可用于预防、改善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的末梢神经障碍(麻木感、疼痛),为醛糖还原酶抑制药,以可逆地抑制与糖尿病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相关的多元醇代谢中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的醛糖还原酶而发挥作用,已知山梨醇能影响神经细胞功能,它在神经元内蓄积会引起糖尿病性支配感觉运动的外周神经病症状。振动感觉异常及心搏异常(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值高)。...[查看全文]
相关药品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