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太太网上药店 > 用药指导 > 五官科 > 眼科

眼科用药指导

  • 调查发现,白内障患者目前正在使用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占38%,全身口服药物治疗占30%,滴眼液药物治疗占70%。其中,莎普爱思是白内障滴眼液产品的主导品牌,是我国白内障用药零售市场.一个销售额过亿的品牌。莎普爱思取自英文SHARPEYES即“敏锐的目光”的意思。...[查看全文]
  • 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兔静脉注射后,在眼组织和血浆中能测得原药及其代谢物—5-羟苄达酸(5-BDZ),其中虹膜浓度最高,其他依次为睫状体、视网膜、角膜、泪液、房水、玻璃体和晶状体。血浆和房水、玻璃体、睫状体、视网膜的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2.47、4.56、3.59和3.22小时,而晶状体中T1/2?为17.1小时,明显长于其他组织。采用0.5%14C-BDZL滴眼液,一次滴用后,眼部各组织中均可检测到药物,在晶状体中停留时间最长。...[查看全文]
  • 苄达赖氨酸(bendazaclysine,BDZL)首先由Angelini制药集团于1983年在意大利上市。随后在20多个国家开展进一步研究。1990年Balfeeur和Clissold综述了各国的研究结果,肯定了BDZL的抗白内障作用。...[查看全文]
  • 在使用苄达赖氨酸滴眼液过程中,患者朋友需要注意一下问题:...[查看全文]
  • 过去,滴眼液虽然能暂时通过扩张毛细血管来缓解眼内微循环,开始使用效果明显,症状会一下子得到缓解,但作用不能达到病灶晶状体,即使症状暂时减轻,病情却依然在发展。直到莎普爱思滴眼液的出现,才真正让药力作用进入眼组织和房水,并在晶状体内浓集发挥抗白内障作用,治愈白内障。我国眼科泰斗李凤鸣教授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眼科学》中指出:AR抑制剂是迄今.得到充分实验证据的最有效的抗白内障制剂。...[查看全文]
  • 角膜炎(Keratitis)分溃疡性角膜炎又名角膜溃疡,非溃疡性角膜炎即深层角膜炎两类。由内因,外因不同因素造成。角膜表面浸润有溃疡形成。溃疡性角膜炎又名角膜溃疡,绝大部分为外来因素所致,即感染性致病因子由外侵入角膜上皮细胞层而发生的炎症。那苄达赖氨酸滴眼液治疗角膜炎效果好吗?...[查看全文]
  • 疗程是针对病情经用药多长时间后所达到何种程度,然后再决定新的治疗方案。称为一个疗程。疗程的长短是根据临床经验来确定。如一个疗程7天,服用2个疗程.就是连续服用14天。一般慢性疾病或比较长时间用药的疾病就要按疗程用药,就是把一个疾病分段治疗观察,一个疗程治疗后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因为慢性病一两天看不到效果的)但并不是说吃了一疗程就不吃了,要根据病情情况停药。那(莎普爱思)苄达赖氨酸滴眼液多久一个疗程?...[查看全文]
  • 苄达赖氨酸滴眼液主要成份为:苄达赖氨酸。其化学名称为:L-赖氨酸(1-苄基-1H-吲哒唑-3-氧基)乙酸盐,主要用于治疗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查看全文]
  • 在正常的眼睛里,瞳孔后面有一个透明的双凸型水晶状体,这就是晶状体。如果把人的眼睛比作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就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无论什么原因,只要晶状体发生变性和混浊,影响了透明度,导致视力下降,就称为白内障。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白内障已成为导致失明的首要病因,如何预防与治疗白内障成为当前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重大挑战之一。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全面使用,是治疗白内障的首选药物。经过十多年市场检验,为无数白内障患者重拾光明人生。...[查看全文]
  • 莎普爱思药理作用:莎普爱思为醛糖还原酶(AR)抑制剂,文献报道对晶状体AR有抑制作用,所以用苄达赖氨酸(BDZL)滴眼液抑制眼睛中AR的活性,达到预防或治疗白内障的目的。兔静脉注射后,在眼组织和血浆中能测得原药及其代谢物—5-羟苄达酸(5-BDZ),其中虹膜浓度最高,其他依次为睫状体、视网膜、角膜、泪液、房水、玻璃体和晶状体。血浆和房水、玻璃体、睫状体、视网膜的消除半衰期(t1/2b)分别为2.47、4.56、3.59和3.22小时,而晶状体中t1/2b为17.1小时,明显长于其他组织。采用0.5%14C-BDZL滴眼液,一次滴用后,眼部各组织中均可检测到药物,在晶状体中停留时间最长。...[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