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太太网上药店 > 用药指导 > 五官科
五官科
解释:所谓的“五官”,指的就是“耳、眉、眼、鼻、口”这五种人体器官。常见的五官科疾病主要有:耳部疾病:中耳炎、耳鸣、外耳炎、耳聋、鼓膜穿孔、鼓膜修补、听力障碍;鼻部疾病: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过敏鼻炎、鼻部整形;咽喉疾病:喉炎、咽喉炎、急性咽喉炎、慢性咽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鼾症(打呼噜)声带息肉、声带息肉、急性咽炎以上为五官科疾病分类中比较常见的病症。

本栏目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五官科类疾病的相关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症等相关文章,为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具体的用药注意事项建议在专业药师或医生指导下使用。

五官科用药指导

  • 芩黄喉症胶囊为非处方药,是胶囊剂。...[查看全文]
  • 芩黄喉症胶囊的主要成份有黄连、人工牛黄、栀子、郁金、大黄、黄芩浸膏、冰片。冰片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查看全文]
  • 痢疾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为主要症状。若感染疫毒,发病急剧,伴突然高热,神昏、惊厥者,为疫毒痢。痢疾初起,先见腹痛,继而下痢,日夜数次至数十次不等。...[查看全文]
  • 许多患有腹泻、痢疾或慢性痢疾的患者都会选择服用双黄消炎片,因其具有抗炎的功效,患者朋友都对其疗效有好评。那么,患有上述疾病及其引发的炎症时,该怎样使用双黄消炎片呢?...[查看全文]
  • 查询药品的类别,您可以看它的批准文号。生产新药或者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的,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在批准文件上规定该药品的专有编号,此编号称为药品批准文号。...[查看全文]
  • 双黄消炎片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炎症的中成药,由黄芩和三颗针炮制经过一定的制剂技术制成,具有较强的清热抗菌消炎功效,能治疗咽喉痛、腹泄、痢疾、慢性痢疾等疾病以及引起的炎症。...[查看全文]
  • 药品说明书包括药品的品名、规格、生产企业、药品批准文号、产品批号、有效期、主要成分、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有的还包括药理作用、贮藏等。...[查看全文]
  • 头孢氨苄甲氧苄啶胶囊为硬胶囊,是一种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粒含头孢氨苄0.125g,甲氧苄啶0.025g。用于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的感染。用法用量是口服。成人一次1~2粒,一日4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查看全文]
  • 以上二味,取黄芩90g粉碎成细粉;其余黄芩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第三次0.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三颗针用4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与上述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0(50℃)的清膏,与上述黄芩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350片,即得。...[查看全文]
  • 痢疾,古称肠辟、滞下。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为主要症状。若感染疫毒,发病急剧,伴突然高热,神昏、惊厥者,为疫毒痢。痢疾初起,先见腹痛,继而下痢,日夜数次至数十次不等。多发于夏秋季节,由湿热之邪,内伤脾胃,致脾失健运,胃失消导,更挟积滞,酝酿肠道而成。...[查看全文]
相关药品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