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康大药房 > 用药指导 > 皮肤疾病
皮肤疾病
解释:皮肤病(dermatosis)是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病的种类不但繁多,多种内脏发生的疾病也可以在皮肤上有表现。引起皮肤病的原因很多,比如感染因素引起的皮肤病,如麻风、疥疮、真菌病、皮肤细菌感染等常常有一定的传染性。

本栏目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皮肤疾病类疾病的相关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症等相关文章,为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具体的用药注意事项建议在专业药师或医生指导下使用。

皮肤疾病用药指导

  • 利巴韦林片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体外具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甲肝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生长的作用,其机制不全清楚。它主要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的治疗。...[查看全文]
  • 利巴韦林片的主要成分为利巴韦林,为白色片。利巴韦林片适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查看全文]
  • 利巴韦林片为白色片;气香,味甜。主要成份为:利巴韦林,其化学名称为:1-b-D-呋喃核糖基-1H-1,2,4-三氮唑-3-羧酰胺。...[查看全文]
  • 对症治疗重度贫血患者、老年或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贫血患者应输红细胞,纠正贫血,改善体内缺氧状态;急性大量失血患者应迅速恢复血容量并输红细胞纠正贫血。对贫血合并的出血,感染,脏器功能不全应施予不同的支持治疗;多次输血并发血色病者应予去铁治疗。对因治疗实乃针对贫血发病机制的治疗。...[查看全文]
  • 苦参片为纯中药制剂,主要有效成分是苦参,苦参性寒味苦,入心、脾、肾三经,有清热解毒、燥湿、利尿、祛风、杀虫、“轻身定志”和“开窍”的作用。苦参片方中药物配伍,共奏清热燥湿,杀虫的功效。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黄色;味苦。临床常用于治疗湿热蕴蓄下焦所致的痢疾,肠炎,热淋及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等,治疗效果显著。...[查看全文]
  • 替硝锉片对原虫及厌氧菌有较高活性。对脆弱拟杆菌等拟杆菌属、梭杆菌属、梭菌属、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韦容球菌属及加得纳菌等具抗菌活性,2~4mg/L的浓度可抑制大多数厌氧菌;微需氧菌、幽门螺杆菌对其敏感;对阴道滴虫的MIC与甲硝唑相仿,其代谢物对加得纳菌的活性较替硝唑为强。...[查看全文]
  • 苦参的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脾胃虚寒者忌服。胃弱者慎用。...[查看全文]
  • 苦参片为纯中药制剂,主要有效成分是苦参,苦参性寒味苦,入心、脾、肾三经,有清热解毒、燥湿、利尿、祛风、杀虫、“轻身定志”和“开窍”的作用。苦参片方中药物配伍,共奏清热燥湿,杀虫的功效。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黄色;味苦。临床常用于治疗湿热蕴蓄下焦所致的痢疾,肠炎,热淋及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等,治疗效果显著。对于阴肿阴痒,湿疹,湿疮效果较好。...[查看全文]
  • 苦参片的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为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及其不同比例混合的A、B、C碱对S-180实体瘤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各单体生物碱的抑瘤率均在35%以上,经不同比例混合的C碱剂量在113mg/(kg·d)时,连续腹腔注射给药10天抑瘤率达61.38%,比总碱提高23.5%,与单纯苦参碱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苦参碱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外周多向造血祖细胞集落产生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0.76,最佳抑制浓度为100mg/L。...[查看全文]
  • 取苦参片,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众多,单粒类圆形或长圆形,脐点裂缝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多为2~4分粒组成;纤维细长,平直或稍弯曲;壁甚厚,孔沟不明显,胞腔线形,纤维束周围的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导管主要为具缘纹孔,淡黄色或黄色,一般较粗大;草酸钙方晶呈菱形或多面形。...[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