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太太网上药店 > 用药指导 > 男科用药
男科用药
解释:男科学是指男子生殖系统的生理、病理变化的一门综合学科。中医男科学是运用中医药理论认识和研究男性生理、病理、养生、优生及男性特有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诊疗和护理、保健等规律的中医临床学科。

本栏目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男科用药类疾病的相关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症等相关文章,为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具体的用药注意事项建议在专业药师或医生指导下使用。

男科用药用药指导

  • 古方金匮肾气丸,此方最开始源自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一书。但是在现代,金匮肾气丸的配方和古代已经不同。在现代,今方金匮肾气丸和桂附地黄丸是两种不同的中药。需要注意的是,成药会降低药材的功效,今方金匮肾气丸并不适用于所有肾阳虚的病人。阳虚生外冷,阴虚生内热,因此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者需要斟酌服用今方金匮肾气丸。肾阳虚临床表现为手脚发凉,汗冷或房事不力、阳痿早泄,房事频繁或手淫过度易导致肾阳虚,病人感觉腰膝酸软,但是更多的是偏冷、怕凉,男性会出现阳痿。如果症状明显者可用鹿鞭、鲜人参、蛤蚧、海马等自制升阳酒用药酒调治。...[查看全文]
  • 六味地黄丸功效是滋阴补肾。主治肾虚精亏,虚火内扰所致的肾阴虚症,如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松动,足跟作痛,以及小儿囱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等。...[查看全文]
  • 早泄是最常见的男子性功能障碍,约有1/3已婚男性在不同程度上曾经或一直为此烦恼。而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能用于肝肾阴虚的早泄。...[查看全文]
  • 从宋代开始,中国人就用六味地黄丸来补养肾阴。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用六味地黄丸。它的疗效非常好,深得大家的喜欢。六味地黄丸,故名思议组成该方的中药有六味,其中最重要的药物是“地黄”,此外还有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和牡丹皮。六味药三补三泻,补泻兼顾,治本为主。中医传统应用于滋阴补肾,适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手足心热、消渴等症。...[查看全文]
  • 六味地黄丸是中药方剂和中成药的统称。主要由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组成,因由六位中药材组成,其中熟地黄为君药,故名为六味地黄丸。...[查看全文]
  • 临床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有以下药理作用:1.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增强性功能;2.降血脂;3.降血糖;4.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抗衰老;5.人参样抗疲劳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6.对肝脏和听神经有保护作用;7.降血压;8.调节钙磷代谢;9.抑制肿瘤生长作用;10.抗炎;11.调节肾功能,促进尿素排泄;12.对机体各系统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影响内分泌和造血系统。...[查看全文]
  • 六味地黄丸,故名思议组成该方的中药有六味,其中最重要的药物是“地黄”,此外还有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和牡丹皮。六味药三补三泻,补泻兼顾,治本为主。中医传统应用于滋阴补肾,适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手足心热、消渴等症。...[查看全文]
  • 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等六种中药材组成。功用滋补肝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查看全文]
  • 六味地黄丸是由六种中药材组成,分别是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辅料为蜂蜜。本方主治证均属肝肾阴虚,治当滋补肝肾之阴。熟地黄补肾阴,益精髓为君;山萸肉补肝肾,敛虚火,干山药既可补肾,又可健脾,共为臣药;阴虚则火旺,故配丹皮凉血清热,以泻肝肾虚火;肾虚则水湿不能渗利,故用茯苓、泽泻以利水湿。全方"三补"与"三泻"并用,但以"补"为主,以"泻"为辅,故三味"补药"用量偏重,三味"泻药"用量较轻。本方构思巧妙,配伍精当,故清代费伯雄称其为"补方之正鹄"。...[查看全文]
  • 六味地黄丸以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组成,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六味地黄丸是中药方剂和中成药的统称。因由六位中药材组成,其中熟地黄为君药,故名为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源于宋代医学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滋补肾阴的基础方剂,配伍组方上具有“三补三泻”的特点。中药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加味而成。现代医学研究,六味地黄丸还具有增强免疫、抗衰老、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肾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及较强的强壮作用。但畏寒怕冷、痰多湿重之人不宜服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