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太太网上药店 > 用药指导 > 家庭常备
家庭常备
解释:每个家庭都会自备一些药品,用以治疗一些简单的常见的疾病,如头痛、感冒、腹泻、胃胀等,这些药物即家庭常备药物。

本栏目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家庭常备类疾病的相关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症等相关文章,为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具体的用药注意事项建议在专业药师或医生指导下使用。

家庭常备用药指导

  • 抗病毒口服液,发高烧体温超过38.5℃的患者,请上医院就诊;脾胃虚寒泄泻者慎服。...[查看全文]
  • 婴儿健脾散成分是白扁豆(炒)、山药(炒)、鸡内金(炒)、白术(炒)、川贝母、木香、碳酸氢钠、人工牛黄。辅料为蔗糖。婴儿健脾散以中医理论为依据,以调理脾胃为基础,既健脾消食,又涩肠止泻,标本兼治,更能增强小儿消化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方中的白术、山药还可增强宝宝的免疫力,组方特点:专门为婴幼儿设计,组方严谨、简洁,温寒配比得当,性质平和,遵循了中医“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以调节脾胃为基础,具有健脾、消食、止泻的功效。...[查看全文]
  • 小儿泻速停颗粒清热利湿,健脾止泻,缓急止痛,用于小儿湿热壅遏大肠所致的泄泻,症见大便稀薄如水样,腹痛,纳差;小儿秋季腹泻及迁延性、慢性腹泻见上述证候者。用法用量是口服。一日3~4次;6个月以下,一次1.5~3克;6个月至一岁以内,一次3~6克;一岁至三岁,一次6~9克;三岁至七岁,一次10~15克;七岁至十二岁,一次15~20克或遵医嘱。腹泻严重,有较明显脱水表现者应及时就医。按照用法用量服用,用药1~2天症状无改善或用药期间症状加重者,应及时就医。...[查看全文]
  • 地锦草能够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止血。主痢疾、泄泻、黄疸。儿茶主治腹泻,小儿消化不良。乌梅中含儿茶酸能促进肠蠕动,因此便秘之人宜食之。焦山楂消食化积,焦山楂不仅酸味减弱,且增强苦味,长于消食止泻。茯苓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之功用。白芍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查看全文]
  • 地锦草能够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止血。主痢疾、泄泻、黄疸。儿茶主治腹泻,小儿消化不良。乌梅中含儿茶酸能促进肠蠕动,因此便秘之人宜食之。焦山楂消食化积,焦山楂不仅酸味减弱,且增强苦味,长于消食止泻。茯苓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之功用。白芍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查看全文]
  • 【产品品名】小儿泻速停颗粒...[查看全文]
  • 地锦草为大戟科植物的地锦草,是一种中药材,在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能够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止血。主痢疾、泄泻、黄疸;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乳汁不下;跌打肿痛及热毒疮疡等。...[查看全文]
  • 通用名称:小儿泻速停颗粒...[查看全文]
  • 小儿泻速停颗粒为棕黄色颗粒,味甜,微涩功效:清热利湿,健脾止泻,解痉止痛。用于治疗小儿泄泻、腹痛、纳差(尤适用秋季腹泻及迁、慢性腹泻)。开水冲服,一日3~4次;一岁以内,一次1.5克~3克;一岁至三岁,一次3克~6克;三岁至七岁,一次6克~9克。那么小儿泻速停颗粒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呢?...[查看全文]
  • 处方药是什么意思?它和非处方要有什么区别?处方药,是指有处方权的医生所开具出来的处方,并由此从医院药房购买的药物。这种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其他潜在的影响,用药方法和时间都有特殊要求,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