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太太网上药店 > 用药指导 > 家庭常备
家庭常备
解释:每个家庭都会自备一些药品,用以治疗一些简单的常见的疾病,如头痛、感冒、腹泻、胃胀等,这些药物即家庭常备药物。

本栏目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家庭常备类疾病的相关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症等相关文章,为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具体的用药注意事项建议在专业药师或医生指导下使用。

家庭常备用药指导

  • 对孕妇而言,补脾益肠丸是禁止使用的。药物对胎儿的致畸或毒性作用,除了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外,还与用药时的怀孕天数和用药的剂量及持续用药的时间有关。一般来说,受精卵形成后的最初2周,医学上称为“胚囊期”,此期主要是细胞处于分裂和增殖期。在此期间受到毒性物质如药物的影响,往往引起胚囊的死亡,导致流产。...[查看全文]
  • 补脾益肠丸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止痛止血,生肌消肿的良药。由白芍、白术、补骨脂、赤石脂、当归、党参、防风、干姜、甘草、黄芪、荔枝核、木香、肉桂、砂仁、延胡索,15味药制成的纯中药制剂。...[查看全文]
  • 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腹泻是主要症状,排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痛→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查看全文]
  • 补脾益肠丸主治脾虚泄泻症,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肠鸣、粘液血便或阳虚便秘等证,以及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过敏见有上述证候者。补脾益肠丸副作用不明显,但孕妇禁用,泄泻时腹部热胀痛者忌服。...[查看全文]
  • 补脾益肠丸共由15味中草药通过新技术、新工艺制作而成的双层水蜜丸。其中外层的主要成份有黄芪10克、党参(米炒)10克、砂仁6克、白芍10克、当归(土炒)10克、白术(土炒)10克、肉桂10克。而内层的主要成分为延胡索(制)10克、荔枝核10克、干姜(炮)6克、甘草(炙)3克、防风6克、木香6克、补骨脂(盐制)10克、赤石脂(煅)10克。另外还有相关的辅料,包括聚丙烯酸树脂II、炼蜜、甘草灰、滑石粉、蓖麻油、乙醇、淀粉、药用炭、虫白蜡、单糖浆。...[查看全文]
  • 补脾益肠丸以党参、黄芪补中益气,木香以健脾和胃止泻,当归、白芍补血生血,诸药合用则达补脾益肠止泻之效,对胃肠道的分泌消化,吸收和运动功能进行调节,并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防止肠道继发感染,达到防治腹泻的目的。...[查看全文]
  • 从补脾益肠丸的药理分析,补脾益肠丸的双层结构功效是不同的。胃层丸具有显著的强壮作用,改善微循环,抑制肠管运动的功效;而肠层丸是起到缩短凝血时间,显著地抑制肠管运动,解除肠管痉挛等作用。从其毒性试验来看,并未测得LD50,小鼠最大耐受量为人剂量208倍。亚急性毒性试验未见毒性反应,病理观察,心、肝、肾均未见异常。因此,认为补脾益肠丸连续服药是安全的。...[查看全文]
  • 补脾益肠丸为胃肠分溶型水蜜丸;断面可见两层,外层为黑褐色,内层为红棕色;气香、味甘辛、微苦。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止痛止血,生肌消肿的功效。...[查看全文]
  • 从临床表现来看,补脾益肠丸除了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的作用之外,可以用于治疗治疗各种慢性肠炎,如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至于其他更多的疗效目前尚不明朗。...[查看全文]
  • 从药理药性上讲,服用补脾益肠丸是根据“脾主运化、泄泻之本”的中医理论,选择用黄芪、党参、砂仁、白芍、白术、肉桂、延胡索、干姜、防风、木香、补骨脂等中药制作而成的胃肠分型水蜜丸。其外层药物在胃内崩解,体内吸收后扩张微血管,改善组织营养供给,有利于炎症的消失和溃疡组织的修复,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温阳,使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的功效;内层药物对动物在体和离体肠管蠕动均有显著减慢作用,对肠管平滑肌有松弛和双向调节作用,具有涩肠止泻,散寒止痛,生肌消肿的功能。...[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