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康大药房 > 用药指导 >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解释: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人体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一系列器官的总称,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由大量的肺泡、血管、淋巴管、神经构成的肺,以及胸膜等组织。临床上常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以下的气体通道(包括肺内各级支气管)部分称为下呼吸道。

本栏目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呼吸系统类疾病的相关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症等相关文章,为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具体的用药注意事项建议在专业药师或医生指导下使用。

呼吸系统用药指导

  • 肺宁颗粒要是由返魂草提取物有效成分组成的中药制剂,肺宁颗粒为棕黄色到棕褐色颗粒;味甜、微苦。方中药物配伍,共凑具有清热祛痰,止咳的功效。...[查看全文]
  • 肺宁颗粒是一种中药研制的中成药。肺宁颗粒的主要成分是返魂草提取物。肺宁颗粒功效清热祛痰,镇咳平喘。用于肺内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呼吸道感染等。...[查看全文]
  • 众所周知,母亲的乳汁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物质,但许多药物服用后可经乳汁排出,虽然排出量非常少,很多无害,但必须知道到由于婴儿每日吸乳量大,乳汁中药物浓度较高,哺乳期母体使的某些药物有可能使吸乳婴儿产生治疗效应或毒性效应。...[查看全文]
  • 盐酸乙胺丁醇片为合成抑菌抗结核药。盐酸乙胺丁醇片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盐酸乙胺丁醇片可以渗入分枝杆菌体内干扰RNA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盐酸乙胺丁醇片只对生长繁殖期的分枝杆菌有效。盐酸乙胺丁醇片迄今未发现与其他抗结核药物有交叉耐药性。...[查看全文]
  • 盐酸乙胺丁醇片的注意事项如下:1.对诊断的干扰:服用盐酸乙胺丁醇片可使血尿酸浓度测定值增高。2.下列情况应慎用:痛风、视神经炎、肾功能减退。3.治疗期间应检查:(1)眼部,视野、视力、红绿鉴别力等,在用药前、疗程中每日检查一次,尤其是疗程长,每日剂量超过15mg/kg的患者;(2)血清尿酸测定,由于盐酸乙胺丁醇片可使血清尿酸浓度增高,引起痛风发作。因此在疗程中应定期测定。4.如发生胃肠道刺激,乙胺丁醇可与食物同服。一日剂量分次服用可能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因此盐酸乙胺丁醇片一日剂量宜一次顿服。5.乙胺丁醇单用时细菌可迅速产生耐药性,因此必须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应用。盐酸乙胺丁醇片用于曾接受抗结核药的患者时,应至少与一种以上药物合用。6.鉴于目前尚无切实可行的测定血药浓度方法,剂量应根据患者体重计算。肝或肾功能减退的患者,盐酸乙胺丁醇片血药浓度可能增高,半衰期延长。有肾功能衰退的患者应用时需减量。...[查看全文]
  • 盐酸乙胺丁醇片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75%~80%。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中(除脑脊液外)。红细胞内药浓度与血浆浓度相等或为其2倍,并可持续24小时;肾、肺、唾液和尿内的药浓度较高;但胸水和腹水中的浓度则较低。...[查看全文]
  • 盐酸乙胺丁醇片不能渗入正常脑膜,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可有微量。其分布容积为1.6L/Kg。蛋白结合率约为20%~30%。口服2~4小时血药浓度可达峰值,半衰期(T1/2)为3~4小时,肾功能减退者可延长至8小时。...[查看全文]
  • 盐酸乙胺丁醇片成人常用量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结核初治,按体重15mg/kg,每日一次顿服;或每次口服25~30mg/kg,最高2.5g,每周3次;或50mg/kg,最高2.5g,每周2次。结核复治,按体重25mg/kg,每日一次顿服,连续60天,继以按体重15mg/kg,每日一次顿服。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每日15~25mg/kg,一次顿服;.小儿常用量13岁以下不宜应用;13岁以上儿童用量与成人相同。...[查看全文]
  • 盐酸乙胺丁醇片为合成抑菌抗结核药。盐酸乙胺丁醇片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盐酸乙胺丁醇片可以渗入分枝杆菌体内干扰RNA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盐酸乙胺丁醇片只对生长繁殖期的分枝杆菌有效。盐酸乙胺丁醇片迄今未发现与其他抗结核药物有交叉耐药性。盐酸乙胺丁醇片适用于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治疗结核杆菌所致的肺结核。盐酸乙胺丁醇片亦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及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查看全文]
  • 盐酸乙胺丁醇片的有效期是36个月。盐酸乙胺丁醇片的用量用法:1.成人常用量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结核初治,按体重15mg/kg,每日一次顿服;或每次口服25~30mg/kg,最高2.5g,每周3次;或50mg/kg,最高2.5g,每周2次。结核复治,按体重25mg/kg,每日一次顿服,连续60天,继以按体重15mg/kg,每日一次顿服。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每日15~25mg/kg,一次顿服;2.小儿常用量13岁以下不宜应用本品;13岁以上儿童用量与成人相同。13岁以下儿童尚缺乏临床资料。由于在幼儿中不易监测视力变化,故该品不推荐用于13岁以下儿童。...[查看全文]
相关药品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