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太太网上药店 > 用药指导 > 肠胃用药
肠胃用药
解释:胃肠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0%左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入更为多见,男性高于女性,如不及时治疗,长期反复发作,极易转化为癌肿。胃肠病历来被医家视为疑难之证,一旦得病,应及时治疗、长期服药,才能控制或治愈。

本栏目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肠胃用药类疾病的相关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症等相关文章,为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具体的用药注意事项建议在专业药师或医生指导下使用。

肠胃用药用药指导

  • 盐酸小檗碱片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小檗碱,它主要植物来源于小檗科植物豪猪刺的根和茎,含量最高可达4.5%。盐酸小檗碱片每片主要成份盐酸小檗碱0.1克,辅料为:淀粉、羧甲淀粉钠、硬脂酸镁、滑石粉、蔗糖、柠檬黄(色素)。盐酸小檗碱片是一种可以用于胃肠炎的药物,而胃肠炎中的急性胃肠炎主要是由于不洁饮食引起的,常常因为各种细菌的感染,如痢疾杆菌、沙门氏菌属感染等。...[查看全文]
  • 盐酸小檗碱片是一种可以用于胃肠炎的药物,而胃肠炎在感染后的1-5天,可能会出现的部分或全部症状包括:腹泻、呕吐、丧失食欲、腹痛、精神不振、发烧。其中急性胃肠炎主要是由于不洁饮食引起的,常常因为各种细菌的感染,如痢疾杆菌、沙门氏菌属感染等。此时细菌会产生大量的毒素,并通过肠道吸收,而引起各种不适症状。...[查看全文]
  • 黄连素可从黄连、黄柏、三颗针等植物中提取,它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常用的盐酸黄连素又叫盐酸小檗碱,黄连素能对抗病原微生物,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常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和肠胃炎,它的副作用较小。...[查看全文]
  • 盐酸小檗碱片是一种异喹啉生物碱,分子式[C20H18NO4]+,又称黄连素,存在于小檗科等4科10属的许多植物中,小檗碱从乙醚中可析出黄色针状晶体。熔点145℃。溶于水,难溶于苯、乙醚和氯仿,小檗碱为一种季铵生物碱,其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都比较小,例如盐酸盐为1∶500,硫酸盐为1∶30。...[查看全文]
  • 盐酸小檗碱片俗称:黄连素,为黄色片或糖衣片。盐酸小檗碱片的主要成分来源于植物小檗科植物豪猪刺的根和茎,含量最高可达4.5%,小檗碱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之中,均为黄色结晶体,游离小檗碱在冷水中溶解1:20;热水1:8;冷乙醇1:100;热乙醇1:12;盐酸盐水中1:30;硫酸盐1:15,所以盐酸小檗碱片也常被人称为黄连素,家喻户晓。...[查看全文]
  • 盐酸小檗碱片是一种抗感染药,主要用于肠道感染,如肠胃炎等,盐酸小檗碱片对细菌只有微弱的抑菌作用,但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有效,盐酸小檗碱片每一片中主要成份是盐酸小檗碱0.1克,辅料为:淀粉、羧甲淀粉钠、硬脂酸镁、滑石粉、蔗糖、柠檬黄(色素),口服不良反应较少,偶有恶心、呕吐、皮疹和药热,停药后消失。...[查看全文]
  • 盐酸小檗碱片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小檗碱,抗菌谱广,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具抑菌作用,其中对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霍乱弧菌、脑膜炎球菌、志贺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低浓度时抑菌,高浓度时杀菌。盐酸小檗碱片主要用于治疗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感染、眼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等有效。近来还发现有阻断α-受体,抗心律失常作用。盐酸小檗碱片是单方制剂,盐酸小檗碱片为止泻药类非处方药药品,用于治疗肠道感染、腹泻。...[查看全文]
  • 盐酸小檗碱片主要成份为:每片含盐酸小檗碱0.1克。辅料为淀粉,梭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盐酸小檗碱抗菌谱广,在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具抑制作用,其中对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志贺痢疾杆菌、金葡萄球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低浓度时抑菌,高浓度时杀菌。...[查看全文]
  • 乳酸菌素片可以阻止病原菌、病毒的侵袭;刺激肠道分泌抗体,提高肠道免疫力;选择性杀死肠道致病菌,保护促进有益菌的生长;调节肠黏膜电解质、水分平衡;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查看全文]
  • 乳酸菌素片,是近年研制的消化类非处方药,常用于消化不良、肠炎、小儿腹泻等病症的治疗。其药理作用主要是:可在肠道内壁表面形成保护层,有效地阻止病原菌与病毒的侵袭;可刺激肠道产生抗体,从而提高肠道自身的免疫功能。...[查看全文]